信報 2011/10/31 ─ 美國太平洋世紀宣言—反制中國和平崛起

美國太平洋世紀宣言——反制中國和平崛起

袁彌昌

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十月十一日於《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 Magazine)上發表了〈美國的太平洋世紀〉(America’s Pacific Century)一文,高調地宣布二十一世紀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這篇文章說是美國的勝利宣言也不以為過──自二○○九年七月希拉莉在東盟地區論壇上宣布 美國將「重返亞洲」以來,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美國不單令亞洲各國爭相投入懷抱,更令中國丟失了自金融海嘯以來所贏得的外交成果。所以希拉莉的太平洋世紀宣言跟宣布亞洲是屬於美國無異,簡直是對中國外交政策的一記當頭棒喝。

「我們不會班師回朝」

希拉莉首先對亞太地區作出一個界定:那是橫跨印度次大陸和美國西岸的廣大地區,更特別點名地區中的兩大洋─太平洋與印度洋,指它們在航運和戰略上的聯繫日益密切。可見在布局上,美國大有戰略上將兩大洋連成一氣的意思,明顯是衝着中國而來,務求在能源安全和戰略上包圍與絞殺中國

希拉莉在文中亦作出了另一重要聲明,向世界表明即使經歷了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同時亦面對着嚴峻的經濟挑戰,美軍也不會班師回朝,潛台詞是美國在亞洲的軍力不單不會減少,更可能會增加。這無疑是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的一大保證和鼓舞,亦叫中國對稱霸這個地區死心。

在一系列的地區戰略之中,美國除了會繼續所謂的「前沿部署式」外交──即對區內各地大舉投放外交資源之外,亦會強化與各國的雙邊安全盟約,增加對區內的商貿與投資,作出更廣泛的軍事部署,以及繼續促進民主與人權。

繼上月美國與澳洲試圖為更緊密的軍事安全合作奠定基礎,並就南海問題發表聯合聲明之後,再加上印度不理會中國反對,與越南簽署南海油氣合作開發協議,使中國的南海戰略已面臨破產

美押注印度印尼

希 文亦提到美國已把與澳洲的同盟,由太平洋區域為主,升格為印度洋與太平洋區域,甚至是全球性的夥伴。這一點明確表示美國不只是想澳洲在南海問題上參上一腳,而是想全力為澳洲與印度和日本牽線,重現幾年前以「民主之弧」(Arc of Democracy)包圍中國的構想。

希拉莉更露骨地表明美國已將注碼押在印度的未來,當然潛台詞是主宰亞洲未來的是印度,而非中國。希拉莉大力吹捧印度對世界和平的作用,以及她龐大的市場,先進的科技和「充滿生氣」的民主制度,一個不留神,還以為希拉莉成了印度大使。

不過,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對印尼的重視:一如以前吹捧印度,現在美國照板煮碗將印尼捧為世界第三大民主國家,這樣世界頭三大民主國家(印度、美國和印尼)便會站在同一陣線。很自然美國是希望透過印度和印尼,加強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亦希望為美國企業確保這兩個國家佔世界四份一人口的龐大市場。

美國此舉亦蘊含着更深層的意義──假使能與印尼成為盟邦,一方面肯定有助美國得到伊斯蘭世界的認同,對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有莫大助益,而另一方面幫助信奉伊斯蘭的印尼融入西方民主世界,亦可成為打破「文明衝突論」的明證,且不用說印尼將來亦會成為中國包圍網的一角。

希拉莉在文中最後再一次表示,美國準備繼續領導世界(we are prepared to lead)。她以越戰為例,來說明目前世人質疑美國已缺乏領導世界的能力是毫無根據的。她指出美國非但每一次均能克服危機,每一次危機後的再起,強度也是史無前例的,而最後亦不厭其煩地再次強調美國仍擁有全球最強的軍隊、經濟體、人才及大學,這不是任何國家所能比擬的。

中國和平崛起的總破產

希拉莉的太平洋世紀宣言之所以具啟示性,是由於它不僅是美國的勝利宣言,更標誌着中國和平崛起的總破產。當初北京希望藉和平崛起以達到「不戰而主東亞」的目的,但現在亞洲各國反而為了平衡中國的威脅而投向美國,令「不戰而主東亞」的希望完全幻滅。

更甚的是,現時中國不僅不能「主東亞」,實際上更面臨着雙重包圍。第一重是美國與其主要盟友所形成的包圍,例如「民主之弧」或「C型包圍」。

而第二重則是美國的盟友再與其他國家建交後所形成的包圍──現在印度、韓國和日本紛紛各自與中亞各國建交,逐漸對中國形成合圍之勢。

中國和平崛起落得總破產的下場的最大啟示,除了北京在金融海嘯後過分自大和樂觀,以致功敗垂成之外,就是中國戰略思想本質上長於因應敵方的行動,再作出反制──即是以後發制人為主。

可是金融海嘯後北京主動出擊便出事,顯示中國在戰略思想上還未達到可以採取主攻的要求;在這方面有所改善之前,北京還是專注於反制美方戰略為妙。

治學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