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浴室 (Released earlier at May 18, 2014 )

佔領浴室

大家看到本文題目, 有可能以為跟政治議題有關的奇想。本文是筆者因應近期科技界幾宗併購大刁,觸發了一些思路並延伸一下推想,預估下一浪科技發展方向。

科技產業 馬年換馬

踏入2014年,矽谷科技產業比較囑目的併購案,應該是與谷歌有關的案子莫屬。谷歌在一月內連消帶打,月中用32億美元買下 Nest, 一家智能家居設備公司,再在一月底把摩托羅拉移動通訊賣給聯想。我的解讀是谷歌為其新創事業投資組合換馬,智能手機硬件業務跟買入摩托羅拉時已經是翻天覆地,而雲計算、大數據則是近期矽谷資金和投資所向。

nest-black_jpg_400x300_q85_crop-smart

併購案帶出來的Nest, 一般香港人比較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公司創始人是來自 Apple, 應該擁有不少Apple的創新基因,但對於這公司的產品可能都不會太深入去了解。Nest由創業至今所推出的調溫器(Thermostat) 和煙霧探測器(Smoke Detector) 在香港家庭很少有使用,谷歌應是想藉著Nest 在智能家居及物聯網的領域已經佔領了有利陣地,能成為其佔領家居生活模式數據的橋頭堡。

大數據 大商機

根據Nest的說法,他們可以了解到用戶使用空調的習慣。歐美家庭在保持室內溫度適中的空調系統,所耗能源佔家庭支出比例要比香港家庭更高。調溫器說得上是空調系統的人機介面,用戶每次調整溫度、使用模式都會成為營運商的雲端數據。

回想一下谷歌或其他雲端服務商,其中有利的競爭優勢,不也就是根據用戶的喜好,來幫助其客戶推廣產品及服務嗎?上面提到使用空調的模式及其數據,對於電力公用事業公司是重要資料,根據這類大數據作出詳細分析, 作為其的運作依據,與及能更準確預測何時擴建發電產能,這都是非常珍貴的數據。

健康數據 更大商機

沿此推論若能掌握大眾健康情況的大數據,將會提供更巨大的商機,與及成為改善大眾健康、更好準備進入老齡社會的契機。

近期極受吹捧的穿戴式裝置(Wearable Devices) ,現在能提供的功能不少, 一般都能夠檢測使用者的心跳、步數和睡眠狀態等,對於提高健康意識和提醒多作運動,已是一大進步和短期市場焦點所在。穿戴式裝置可否發展為一些更徹底的健康設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傳感器(Sensor) 的發展及其小型化。短期之內穿戴式裝置因為其輕便、省電設計的限制下,能否加入更多健康檢測項目的發展,值得期待。

監測我大數據

說回本文的題目,是因為看過BBC一個紀錄片- “Monitor Me”『監測我』。 片中除了介紹前述的智能手機及穿戴式裝置,使用在改善健康及運動的習慣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片中講述一個加洲大學教授,我會稱之為“大數據達人“。他對於監測有關自己健康的種種數據,其收集和分析,可以說得上是超級發燒友。最匪夷所思是這教授收集他體內數據的方法,是他每天把自己的固體排涉物收集並雪藏,每兩周送交化驗所一次,另外兩周後他就會收回分析數據。

只有極少數人能像他這樣不厭其煩收集自己體內的健康指標,但回想一下一般人作健康檢查, 收集固體、液體排涉物應該是指定動作。

Screen shot 2014-02-09 at 4.28.46 PM

BBC 紀錄片 - “監測我”

技術創新 加快佔領

固然沒有人會每天都做這個動作,正常狀況應該沒有這種需要,但既然踏入馬年,在天馬行空一點的想象下,能夠很方便的收集自己身體數據,在浴室的”馬桶“,應該可以是檢測點的自然選擇。

其實日本作為智能衛浴產品的領先者,早在十年前已經有公司啟動智能健康檢測馬桶產品的開發,並在幾年前有產品介紹過,這智能檢測馬桶能檢測使用者體內糖份,血壓, BMI 等數據,可是產品接受程度就未見有跟進。

科技發展尤其是檢測技術及器件發展一日千里,之前未能成功的概念可能只是配套技術未曾出現,不難想像能有創新技術的導入,把這家居重要檢測點有關的產品來個大革新。浴室另一個智能家居的數據檢測點是其用水量及實時反饋,在水資源日益珍貴的趨勢下亦有其監測價值,所以浴室成為下一個智能家居及大數據的據點,不會全是科幻電影情節,要佔領有利陣地應該要加快了。

畢竟前述的智能設施是與電腦同步,幾年下來科技市場已經是智能手機的天下了。

0013729e42ea0de1413e4b

 

Toto_Intelligent_toilet

日本衛浴產品公司前幾年開發的智能浴室用具

(All Pictures are from internet)

「戰、狼、300 」- 歐債啟示錄

Published : Dec 2011 / Jan 2012 – Golf Vacations

踏入第四季後,全球股市不斷發出高頻率及大幅度的震盪,經濟繼續迷濛不清。近看是中國經濟會否硬著陸、民企資金鏈會否斷裂、地方政府發債試點能否引導地方債務走上正軌等一連串因素已把眾投資者折騰得不似人形。遠一點在歐洲爆發了接近兩年的歐洲債務危機似有緩和的希望,歐盟領袖經過一番商討及努力的達成拯救希臘債務的協議,讓整個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一線曙光,更重要的是這協議可向全球顯示歐盟力圖維持歐元經濟區的完整性的決心,大家都以為可以鬆一口氣。

但出乎絕大部份人的意料之外,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在十月底繞過內閣的共識,提出以公投表決,讓希臘人民共同決定是否接納歐盟拯救協議,大有與歐盟其他國家領袖站對台之意。雖然最終撤回決定,但各界都感到有點錯愕及摸不著頭腦,紛紛在分析為何帕潘德里歐會甘於冒大不諱,完全不按牌理行動,作出此番政治豪賭。

此刻在筆者腦海浮現的景象,卻是電影「戰狼300」中講述公元前四百八十年希臘斯巴達領袖列奧尼達 (Leonidas)帶領300個剽悍勇士,奮力對抗波斯帝國的百萬大軍顏色絢麗的畫面,列奧尼達的犧牲鼓舞了所有希臘人,讓他們振作起來對抗波斯大軍的入侵。帕潘德里歐的遠古祖先所帶領的是300個斯巴達戰士,如今帕潘德里歐首要任務就要取得「300」名國會議員的支持,接受歐盟拯救方案,同時承受國內人民可能分裂的危機。

電影裡波斯人在大舉揮軍入侵前給了列奧尼達一個投誠的機會,列奧尼達須在自由與奴役之間進行取捨,但希臘的斯巴達人感覺到這是喪失獨立自主與自治,列奧尼達作出的回應亦是出乎波斯使者的意料之外,因為列奧尼達高喊:「這就是斯巴達! 」。

現今的情況是帕潘德里歐面對的選擇是繼續留在歐元區,喪失大部份財政自主權,大幅削減福利及公共服務,以期維護已經是危機四伏的歐元區完整性,還是避過扣上歐盟在批出新一輪救援資金而同時附加的枷鎖,好讓希臘的國民可以過得好些。

列奧尼達在可以撤退時依然死守溫泉關,是因為他要為斯巴達贏得光榮,同樣地帕潘德里歐所背負的是他家族中三代作為希臘總理的名譽,中國人有所謂「富不過三代」,他可能沒有聽過,但畢竟祖父及父親所創立的家族名聲總不能就在兩年間就斷送在他手上。

帕潘德里歐政府在兩年多的債務危機中一直面臨著巨大的內外壓力,畢竟他上台後就一直要與希債危機戰鬥,在一連串緊縮政策下,引發國民連綿不斷的示威與不滿,他要承受內部的民意和國際的壓力,國際的壓力還不僅僅是歐元區的壓力。

由於希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如果得不到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會對整個歐債危機及對全球經濟的復甦造成巨大的不確定性。列奧尼達在出戰與否的選擇上還可以登上神山向先知(Oracle) 問卜,但帕潘德里歐在民主體制下唯一的依靠只能訴諸於「全民公投」,希望取得民意的授權。

此文見世之日,相信帕潘德里歐及其政府的去留已有結果,但不管是誰最終坐進希臘總理的辦公室,其所面對的問題卻都一樣,是接受其他歐盟列強的救援方案還是要違約,有機會退出歐元區。「金融時報」記者賈爾斯(Chris Giles) 在九月中的的分析,只要當希臘一旦違約,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有如2008年華爾街投資銀行引發的金融 Meltdown,該篇報道更附有流程圖,頗有參考價值。

有報導稱帕潘德裡歐曾承認,擔任總理前並不知道政府負債問題如此嚴重,有一點「被賣豬仔」之嫌,他最近甚至聲稱,兩年前上台時並不知道什麼是信貸違約掉期 (Credit Default Swap – CDS) 。這些金融衍生工具都是投資銀行家們的「心血結晶」,與當年投行專家設計出用“貨幣掉期交易”(Currency Swap) 的絕世好橋, 幫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好讓希臘加入歐元區的設計同樣「嘔心瀝血」。

姑勿論是「被出賣的豬」也好、眾歐豬們也罷,投行家們和投機者就像「狼圖騰」一書中描述雪地中的豺狼,伺機等候獵物泥足深陷,不能自拔時才出擊。這些違約的來臨,正是大好時機從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大賺一筆。

意大利的債務炸彈亦在被引爆的邊緣,其國債利率不斷攀升,市場對於債務危機蔓延至意大利的擔憂加劇。另一邊廂法國總統薩科齊的日子亦不好過,因其信貸評級在過去數月不斷被傳要遭調降,要是希臘真的選擇違約,其它歐豬還能撐下去嗎?

龔達榮

《超級戰艦》展美軟實力 聯日抑華

原文登於 2011 – 五月七日經濟日報

近日美國進行了一連串的重要外交活動,包括重振與日本的戰略關係,日本首相野田訪美的前夕,美日達成協議從沖繩撤走9,000名美軍,重新調配此等部隊於太平洋不同的據點。

沖繩撤美軍 美重返亞洲一步

明顯地此部署乃美國「重返亞洲」後的重要一步,包括試圖減輕日本民間對美國在沖繩駐軍的不滿。

美國國際關係學者達里安(James der Derian)提出「軍事工業媒體娛樂集團」(Military-Industrial-Media-Entertainment Network)概念,認為要吸收媒體和娛樂力量於國家政策中。所以說數大荷里活電影公司,他們的另類任務是包括在「軟實力」及流行文化領域為美國政府效力。

此中要數近日的科幻電影《Battleship》(超級戰艦)它在幫助美國重返亞洲保駕護航,修補與盟友日本,馬來西亞、澳洲的關係,實在是不遺餘力,另一方面,片中亦在有意無意間遏抑中國正在刻意提升起的國家形象。

《超級戰艦》演員陣容鼎盛,除了男主角外,有人氣歌手Rihanna,又有老牌硬漢里安納遜,包裝為一套科幻電影。除了用此等「軟實力」傳揚美國文化外,片中亦充分宣揚美國艦隊的「硬實力」,即使現已被放入博物館的二戰時期主力艦「密蘇里號」,在片中「重出江湖」仍威力十足,足可擊退強敵。

荷里活現美日並肩 討好日人

日美關係自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提出要「遷拆」美軍沖繩基地、引起美國不滿之後都一直陷於低潮,不過在重返亞洲這大前提下,美國自然要對日本加倍呵護。

美國如欲在亞洲充分發揮影響力,在眾多盟友中日本尤為重要,所以片中飾演日本自衞隊艦長的淺野忠信自然佔重戲份。在海上軍事演習前的一場足球友誼賽裏,男主角泰萊傑殊先比淺野忠信「兜頭」踢一腳,再蝦碌踢失罰球,擺明是美國向日本「認低威」一次,最後賽果自然是日本隊獲勝。

淺野忠信的日本艦,在與外星異形的一輪惡鬥後沉沒,之後登上了美艦與男主角並肩作戰,泰萊傑殊一句"My seat is your seat"——讓淺野忠信與他分享領導地位,日本國民看到後哪有不受落之理?

模糊中國面孔 以電影宣外交

片中另一段給香港觀眾看得有「親切感」的情節,是講述外星人的通訊艦與人類的人造衛星意外撞擊後,碎片墜落並撞毀香港的中銀大廈,網民大多說這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但這看法卻稍嫌表面。

實則這部分應該是再給日本的「軟實力」錦上添花,雖說此幕取景香港,片中美國官員亦說中方分析外太空船是怎樣的成分,但當中一個中國報道員或官員的面孔都未曾出現,反而電影中重複見到的電視報道,都是來自日本電視台的採訪片段。

須知中國現正力圖經過CNTV加強它在海外傳播的影響力,又大灑金錢在美國時代廣場播放中國國家宣傳片,用意在加強其「軟實力」,此片明顯地遏抑及隱藏中國媒體的形象。類似此等只讓中國成為一個「模糊面孔」的安排,亦曾出現在「2012」電影中。

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由始至終都強調,在亞洲的重新部署並非為「圍堵」中國,但最近一連串與盟友加強合作和修補前嫌的動作,都說明「重返亞洲」必須因應中國崛起而鞏固其戰略部署。但同時美國又不能忽略中國這個龐大市場的經濟效益,所以片中荷里活一邊討好日本,一邊又不忘與中國接軌的做法,正是當前美國亞洲政策的重要寫照。

龔達榮        資訊科技界資深從業員

袁彌昌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