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棋盤 2011-8-8:中國可夥伊朗 重建地區秩序

中國可夥伊朗 重建地區秩序

袁彌昌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美國藉「離岸平衡」(offshore balancing)這專門用來對付大陸性國家崛起的戰略,作為其亞洲戰略的核心,重新建立了一個有效的同盟體系來制衡中國。

權力平衡一面倒的向美國傾斜,使中國即使擁有日漸強大的海軍力量,亦無用武之地。由此可見,南海短期內不會亦不可能是中國的用武之地,而北京也是時候暫時打消爭奪南海的念頭,盡早將重心放到向其他有利可圖的地方上。

可以讓北京在外交和戰略上有利可圖的地方並不是沒有,而且它更是北京一直以來努力經營、只不過可能還未認清該些地區,那就是南亞與西亞地區。它不僅對紓緩現時在東亞地區和南海的壓力有一定幫助,亦有助中國打破美國的全球布局。

這 裏所指的南亞與西亞地區是由伊朗到中國西南部的區域,海上由印度洋所連繫。自2005年以來,外界都指中國在印度洋和南海實行「珍珠鏈」 (String of Pearls)戰略,整個戰略由港口和機場建設項目、外交關係和軍事現代化組成。所謂「珍珠」就指位處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南沙群島及海南 島等地的港口、貨運設施和海軍基地,它們橫跨印度洋和南海形成一條「珍珠鏈」。

保海上交通 破馬六甲困局

「珍珠鏈」戰略雖然由美國提出,而中國一直都不承認有該戰略的存在,但中國一直積極地在印度洋諸國推動外交和建設,卻是不爭的事實。該戰略明顯 是為了確保由中東至中國本土的海上交通綫,對中國的能源安全有着重大作用,長遠而言亦有助打破「馬六甲困局」(編按:馬六甲海峽是中國八成石油進口必經之 地,一旦該通道受阻,將嚴重威脅中國能源安全),當然從各「珍珠」的位置來看,我們亦可看出該戰略帶有包圍和孤立印度的作用。

但隨着拉登被殺,導致美國和巴基斯坦兩國關係降溫,以及美國加速自阿富汗撤軍,「珍珠鏈」戰略已具條件擺脫其本身為確保海上交通綫和能源安全的被動性質,從而發展成一個更為成熟的地區戰略。中國第一步棋就是要為其「珍珠鏈」的西方的另一端(東方是中國自己)找來一個可靠的盟友,這樣才能把「珍珠鏈」牽起來,轉化為一個新的地區秩序,賦予「珍珠鏈」新的涵義。

藉「珍珠鏈」結盟 屈服印度

伊朗除了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天然戰略夥伴之外,它現正透過軍售和貿易等手段,逐漸深化與「珍珠鏈」上各顆「珍珠」的關係,因此中伊雙方都與這些國家保持着良好的關係,而這些國家也對西方抱着猜疑的態度,以上條件使中國、伊朗和這些印度洋諸國有條件作更有機的結合,在建立一個新的地區秩序的同時,進一步孤立印度。

伊朗在新「珍珠鏈」戰略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作為地區的能源供應者。擁有全球第二大的天然氣蘊藏量,以及第四大石油蘊藏量的伊朗,在「能源大過天」的今日, 誰能為缺乏能源的南亞地區帶來能源,誰就能在該地呼風喚雨,而伊朗就正好能擔當這角色,於是就乘勢推出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IPI Pipeline)計劃。在美國在阿富汗鎩羽而歸,使引導中亞地區的能源到南亞地區的計劃功敗垂成之後,IPI管道基本上已沒有對手。巴基斯坦石油及天然 資源部長於上月宣布伊朗方面的管道已建成,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亦將於6個月後開始動工,即使目前印度在美國的壓力下,不肯加入該計劃,但在中國和伊朗在地區的影響力日漸增大,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印度的屈服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中國要對付印度,可能靠伊朗的能源已綽綽有餘。

讀者至此應該會明白,為何筆者會力促北京暫時擱置南海的爭奪戰,轉而經營印度洋區域,是因為所有中國在南海不能達成的目標,都有望以更低成本在印度洋區域達成——包括發展軍售、建立地區性貿易集團和設立海軍基地,繼而與各國發展成地區性同盟。此外,印度洋可說是南海的「上游」,對中國加強對南海各國的控制,只會百利而無一害。再加上中國的新「珍珠鏈」戰略,長遠甚至還可跟其中亞地區戰略連成一氣,令筆者相信形勢應該會再次倒向中國一方。

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