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 2012-04-03:中俄借勢阿富汗 破美包圍網

中俄借勢阿富汗 破美包圍網

袁彌昌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月前於阿富汗發生的北約士兵焚燒《可蘭經》,以及美軍士兵槍殺16名平民等一連串事件,除了令美國的阿富汗政策面臨嚴峻考驗之外,更可能是令美國決心放棄阿富汗的關鍵轉折點。

美阿關係雪上霜 撤軍更堅定

這一連串事件令美國和阿富汗人民的關係雪上加霜,已再沒有修補的可能,亦令美國國內要求加快撤軍的呼聲更為增強,對謀求連任的奧巴馬構成壓力。

雖說這些事件令美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但對於早就決定從阿富汗撤軍的奧巴馬來說,他們對其阿富汗戰略卻未造成重大影響,反而有助堅定他將美軍撤離阿富汗的決心。

事實上,考慮到單是去年被殺的阿富汗平民已多達3,000多人,上述導致反美浪潮的事件早晚都會再次發生,再加上美國每周在阿富汗戰爭耗資百多億港元,所以應該沒有誰比奧巴馬更想盡早撤離阿富汗。

只是奧巴馬亦有他的顧慮,以及對阿富汗的承擔,因此他一直都只強調美軍不應倉卒撤離阿富汗,留下一個爛攤子,從而保證它們毋須折返。更何況並非只有美軍部隊 想撤離阿富汗,有報道指意大利駐阿富汗部隊,為了讓塔利班武裝分子停止在其負責區域內的暴力活動,曾秘密賄賂他們,以換取部隊的安全——奧巴馬可不想面對 其北約盟友逐一提早撤軍,剩下美軍單獨在阿富汗作戰這尷尬局面。所以即使奧巴馬多次重申無意改變撤軍時間表,但只要不是在被迫的情況下,他絕對不介意美軍 與其他北約部隊有秩序地提早撤離阿富汗。

「海空一體戰」 美重心移東亞

另 一點令全面撤出阿富汗更順理成章的,是美軍已採用了「海空一體戰」作為其新軍事戰略。顧名思義,在這新軍事戰略裏面,海軍和空軍才是主角,而長期作為主要 軍種的陸軍則面臨裁軍的命運。同時「海空一體戰」亦配合美國將戰略重心轉移到東亞及中東地區這個新戰略布局。在這前提下,仍需使用大量地面部隊的阿富汗戰爭已成明日黃花,沒有延續下去的可能性。

同樣地,「海空一體戰」的出台亦等於判了「反叛亂分子作戰」(Counterinsurgency,簡稱COIN)的死刑。「反叛亂分子作戰」一直是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與叛亂分子周旋,相信能藉此恢復當地的治安與有效統治的理論根據,在伊拉克戰爭中曾取得一定成果。

雖然當初奧巴馬決定從阿富汗撤軍,已令反叛亂分子作戰進入倒數階段,其後又將最擅長這種作戰的前駐阿富汗美軍總司令彼得雷烏斯將軍,調任中央情報局局長,但真正敲響反叛亂分子作戰喪鐘,證明美軍根本無法有效執行該種作戰的,卻是上述一連串導致反美浪潮的事件。

趁美撤阿富汗 聯俄破網而出

反叛亂分子作戰要取得成功,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是必須贏得廣大平民的支持,可是重複不斷的事件,已令美軍盡失阿富汗民心,再待下去也是枉然,更直接暴露出美軍的死穴。

因此,比起留意無意折返阿富汗的美國的動向,我們的着眼點更應該放在美軍全面撤出阿富汗後所出現的戰略真空。而再度當選俄羅斯總統的普京,就準備撿這現成的 便宜。在他競選期間所發表的文章裏面,透露出俄羅斯準備大幅度擴大參與阿富汗事務,企圖重新恢復自蘇聯入侵阿富汗失敗後所失去的影響力,並有意挑戰美國在 區內的勢力。

這對於目前遭到美國重重圍堵的中國來 說,正是借力打力的好機會。既然美國將戰略重心移向亞太地區,在東亞與南海一帶圍堵中國,中國實在沒有理由再往人家布 下的包圍網裏面鑽,反而應該乘着美國主動放棄阿富汗的機會,聯合俄羅斯的力量,在包圍網最弱的地方打出去。只要打通阿富汗這個突破口,中俄便能夠再次和伊朗連成一氣,撕破美國的包圍網。

大國博弈 2012-03-13:普京主導金磚 中國僅屬棋子

普京主導金磚 中國僅屬棋子

袁彌昌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普京於三月四日舉行的俄羅斯總統大選中以六成多選票順利當選,成功開展他第三任的總統生涯,是意料中事。

不過,在競選期間普京發表了七篇文章,闡述他的競選綱領,當中以二月廿七日發表的《俄羅斯與變化中的世界》一文尤為重要,透露了普京一整套的新外交思維與願景,讓我們得以更確切地意識到普京有意在新任期內更弦改轍,有所作為。

金磚四國 合作空間更大

盡管普京要到五月才正式上任,但其新外交思維早在去年三月關於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聯合國安理會1973號決議》中,已逐漸成形。即使該決議讓美、英、 法為首的西方陣營成功建立了所謂的「利比亞模式」,並推翻了卡達菲42年的統治,不過更值得留意的是,決議過程中俄羅斯與中國、巴西、印度及德國這五個理 事國一同投了棄權票,雖然未能對局勢帶來直接影響,但卻是金磚五國(BRICS)中較具分量的四國(俄中印巴)在外交領域中,首度共同行動,再加上如日方 中的德國,箇中意義更是非比尋常。

因此普京早就認清了今後聯合國安理會將會是大國角力的主戰場,而敘利亞問題更加深了這種印象,所以在《俄羅斯與變化中的世界》一文中,他特別強調俄羅斯與其他金磚四國的合作關係,明確表示將在外交領域加強密切協調,更充分地在聯合國的平台上一道工作。

此外,普京亦道出了金磚五國開展合作的特殊意義——金磚五國的人口接近30億,擁有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豐富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以及巨大的國內市場。南非加入後,現時金磚五國的GDP在世界上的比重已超過25%。更重要的是,金磚五國這機構象徵着從單極世界向更平等世界格局的過渡,一旦金磚五國的實力真正得以發揮,對國際經濟和政治的影響力將非常可觀。

由此可見,有些人認為普京當選總統必將深化與中國的關係,實在是有點一廂情願。對於普京來說,北京只不過是莫斯科在國際舞台上互相支持,共同解決地區和全球問題的夥伴(棋子)之一,期望她在聯合國安理會、金磚五國、上合組織、20國集團和其他多邊機制中,與俄羅斯共同進退。以金磚五國為例,若沒有俄羅斯牽頭,中國與印度之間很難談得攏,因此實際上是俄羅斯是擔當着主導角色。

與中國合作 僅利益考慮

更何況,與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普京只是看重中國的經濟實力。他明言要抓住朝着俄羅斯經濟「帆船」吹來的「中國風」,使兩國的技術和生產能力相結合,合理運用中國的潛力來提升西伯利亞和遠東經濟。換言之,普京無非是考慮到彼此利益而與中國合作而已,談不上任何特殊關係。

作為綱領性文章,普京在文章中闡述了他對伊朗和朝鮮核問題的想法。他認為世界應承認伊朗發展民用核計劃的權利,包括鈾濃縮的權利,不過所有核活動須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全面監督。如果伊朗能滿足以上條件,國際社會便應取消目前對伊朗實施的所有制裁。

另一方面,普京認為平壤明顯違反核不擴散原則,非但公開表示擁有核武,而且兩次進行核試,其核地位是莫斯科所不能接受的。因而堅決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主張採取政治與外交方式解決問題,並呼籲盡快恢復六方會談。

普京這樣明確地闡明其原則性立場,絕對有助避免日後再發生在敘利亞問題上只有中俄兩國投反對票,引起國際社會非議的情況,亦有助凝聚共識,爭取國際輿論高地,打破國際外交舞台由西方主導的局面——這將會是新普京時代的外交的一大特徵。

樹正面形象 俄向美說不

普京積極爭取外交主動,還表現在俄羅斯準備擴大參與援助阿富汗的行動之中。普京暴露出北約主持下的國際軍事集團,並沒有在阿富汗完成所提出的任務——阿富汗 毒品生產不僅沒有減少,去年還增加了40%。為此普京再次主張依靠聯合國和地區組織應對毒品威脅,藉此大幅度擴大俄羅斯的參與,使俄羅斯在蘇聯入侵阿富 汗失敗後,重新恢復對該國的影響力,抗衡美國區內的軍事勢力。

《俄羅斯與變化中的世界》一文顯示出普京明顯汲取了教訓,並受到奧巴馬式外交的啟發,了解到在國外樹立俄羅斯正面形象的重要性,明白到這對遏止西方國家企圖全 面影響俄羅斯的國內局勢有一定作用。更難能可貴的是,普京敢於理性地向美國說不,為俄羅斯積極爭取外交主動,鏗鏘有聲地向世人展現及解釋他那一套有理有節 有願景、理性務實的外交思維,令人刮目相看。

我們不禁會問︰為何北京好像從未作出同樣努力呢?相比之下,北京從來沒有正式向國民及國際社會闡述過其外交理念——對外她盡可能隱藏她的企圖,對內則要維持統治而隱瞞其外交失敗。

要是北京敢於像普京般積極向國民及世界力陳它的理念,一方面則能減少國際間對它的誤解,繼而可能避免之前發生的外交災難,另一方面對控制國內高漲的民族主義亦具一定效用,這才是解決目前外交問題應有的態度與方法。既然普京可以,為甚麼中共不可以?

 

大國博弈 2012-02-14:美打德州撲克 借力壓迫中俄

美打德州撲克 借力壓迫中俄

袁彌昌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就是一個國家的人的思考方法與行為模式,與他們慣常玩的遊戲息息相關。例如西方國家的人大多下象棋,比較明刀明槍;而中國人則下圍棋,講求對大局的掌握。這說法不無道理,因此在國際政治中亦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這說法在中國尤有市場,皆因現時的科技水平已足以讓電腦打敗世界象棋冠軍,反而離打敗圍棋高手卻還有很大距離,可見兩種遊戲的複雜程度的差異,亦某程度反映出中國人與西方人在思想上的複雜程度,使中國人認為他們在認知能力上勝人一籌。

美借力打力 冀贏家通吃

的而且確,對於小布殊時代的美國外交模式,以象棋作比喻頗為貼切,但就在北京認為奧巴馬也會延續這模式的時候,卻完全忘記了美國人還有另一「國技」——德州撲克(Texas Hold’em),這一廂情願的想法注定要北京為它付上很大的代價。

所謂德州撲克,就是在電影《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中,占士邦玩的那一種撲克遊戲。它與一般撲克的最大分別,是玩家須以自己的兩張底牌,再加上桌面的五張公共牌,共七張牌中,取最大的五張牌組合決定勝負,牌局中不設換牌。而德州撲克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每發出一張公共牌,局勢都有可能逆轉,因此勝負極受 公共牌所影響

奧巴馬的外交團隊就是看中了這一點,因此在奧巴馬上任後便大搞公共外交,並大幅提升美國的軟實力和巧實力,悄悄地將大國博弈換成了「大國德州撲克」,改變了 整個遊戲規則。跟博弈不同的是,德州撲克可以透過公共牌借力打力,毋須在每個場合都消耗己方的實力和資源,但卻可贏者通吃——這正是面臨衰落與財困的美 國所打的如意算盤!

失全球民意 中俄成輸家

而北京之所以對當前的外交困局完全束手無策,很大程度是一開始並沒有察覺到遊戲變為德州撲克,可是在察覺了之後,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條件玩這遊戲。

在德州撲克中,公共牌才是勝負的關鍵,而在「大國德州撲克」中,公共牌則代表着全球民意,以及一些小國的利益與意向——雖說「弱國無外交」,但在21世紀國際政治中弱國的作用,就可以從「公共牌」中得到體現。因而在「大國德州撲克」中,公共牌並非由派牌人所派,而是靠大國自己經營,透過佔據全球民意的道德高地,以換取更適合自己的公共牌。換言之,公共牌是可以被操縱的。

故此,能夠操縱公共牌的玩家,與不能操縱的玩家,在遊戲內可作出的行動,層次上可是有天淵之別。不能操縱公共牌的玩家,例如中國、俄羅斯等,只能埋首經營自己的兩張底牌及加注,桌面的五張公共牌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一切便很可能化為烏有。相反,能夠操縱公共牌的美國,即使她的底牌不大,仍可以靠與桌面上公共牌的組合,極有效率地贏得牌局

在過去一年以來,美國就以這種「大國德州撲克」式的外交,取得了極大成果,而中國就淪為大輸家,當中以利比亞、伊朗和敘利亞最為明顯。

在「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利比亞陷入內戰,中國為保障在該國的投資與利益,不惜背離全球主流民意力挺卡達菲。這樣北京不僅加大了注碼,亦親手放棄了其公共牌,因此不但讓美國輕易在攤牌中勝出,自己亦賠了夫人又折兵。是次戰爭中,美國更破天荒地退居幕後,讓她的公共牌——北約盟友——肩負起軍事行動的主要責 任,充分展現出德州撲克中借力打力的效果。

藉敍利亞問題 暴露中俄立場

伊朗的情況同樣是美國眼見中國在該國有大量投資(注碼),而美國在南海不戰而屈中國之後,更是勢不可擋,對其底牌和公共牌均充滿信心,所以使得北京這回主動蓋牌放棄。即使美國未能藉此迫使伊朗屈服,但依然能達到消耗中國的實力(籌碼)的目的,使其主動減少從伊朗的石油進口,進一步威脅其能源安全。

在 敘利亞問題上,亦可見美國已將「大國德州撲克」玩得出神入化。美國在西方國家和部分阿拉伯國家的堅持下,將敘利亞問題決議案付諸聯合國安理會表決,當然不會期望決議案會通過,但仍有迫中俄攤牌的作用。而在十五個安理會成員國之中,只有中俄兩國投了反對票這一面倒的對比,則完全暴露了中俄站在國際社會的對 立面這事實。

因此,美國這次「牌局」實際上是以公共牌為目標,為往後的牌局製造條件,同時亦期望將中俄站在國際社會對立面的事實,傳遞給兩國人民知道,藉以動搖她們國內的統治

由此可見,這種「大國德州撲克」式的外交已成為了美國大戰略的主要工具,可同時威脅多個對手,以及她們的國內外戰綫,而那些沒法操縱或改變公共牌的大國幾乎是完全束手無策的。

 

國際棋盤 2011-8-8:中國可夥伊朗 重建地區秩序

中國可夥伊朗 重建地區秩序

袁彌昌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美國藉「離岸平衡」(offshore balancing)這專門用來對付大陸性國家崛起的戰略,作為其亞洲戰略的核心,重新建立了一個有效的同盟體系來制衡中國。

權力平衡一面倒的向美國傾斜,使中國即使擁有日漸強大的海軍力量,亦無用武之地。由此可見,南海短期內不會亦不可能是中國的用武之地,而北京也是時候暫時打消爭奪南海的念頭,盡早將重心放到向其他有利可圖的地方上。

可以讓北京在外交和戰略上有利可圖的地方並不是沒有,而且它更是北京一直以來努力經營、只不過可能還未認清該些地區,那就是南亞與西亞地區。它不僅對紓緩現時在東亞地區和南海的壓力有一定幫助,亦有助中國打破美國的全球布局。

這 裏所指的南亞與西亞地區是由伊朗到中國西南部的區域,海上由印度洋所連繫。自2005年以來,外界都指中國在印度洋和南海實行「珍珠鏈」 (String of Pearls)戰略,整個戰略由港口和機場建設項目、外交關係和軍事現代化組成。所謂「珍珠」就指位處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南沙群島及海南 島等地的港口、貨運設施和海軍基地,它們橫跨印度洋和南海形成一條「珍珠鏈」。

保海上交通 破馬六甲困局

「珍珠鏈」戰略雖然由美國提出,而中國一直都不承認有該戰略的存在,但中國一直積極地在印度洋諸國推動外交和建設,卻是不爭的事實。該戰略明顯 是為了確保由中東至中國本土的海上交通綫,對中國的能源安全有着重大作用,長遠而言亦有助打破「馬六甲困局」(編按:馬六甲海峽是中國八成石油進口必經之 地,一旦該通道受阻,將嚴重威脅中國能源安全),當然從各「珍珠」的位置來看,我們亦可看出該戰略帶有包圍和孤立印度的作用。

但隨着拉登被殺,導致美國和巴基斯坦兩國關係降溫,以及美國加速自阿富汗撤軍,「珍珠鏈」戰略已具條件擺脫其本身為確保海上交通綫和能源安全的被動性質,從而發展成一個更為成熟的地區戰略。中國第一步棋就是要為其「珍珠鏈」的西方的另一端(東方是中國自己)找來一個可靠的盟友,這樣才能把「珍珠鏈」牽起來,轉化為一個新的地區秩序,賦予「珍珠鏈」新的涵義。

藉「珍珠鏈」結盟 屈服印度

伊朗除了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天然戰略夥伴之外,它現正透過軍售和貿易等手段,逐漸深化與「珍珠鏈」上各顆「珍珠」的關係,因此中伊雙方都與這些國家保持着良好的關係,而這些國家也對西方抱着猜疑的態度,以上條件使中國、伊朗和這些印度洋諸國有條件作更有機的結合,在建立一個新的地區秩序的同時,進一步孤立印度。

伊朗在新「珍珠鏈」戰略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作為地區的能源供應者。擁有全球第二大的天然氣蘊藏量,以及第四大石油蘊藏量的伊朗,在「能源大過天」的今日, 誰能為缺乏能源的南亞地區帶來能源,誰就能在該地呼風喚雨,而伊朗就正好能擔當這角色,於是就乘勢推出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IPI Pipeline)計劃。在美國在阿富汗鎩羽而歸,使引導中亞地區的能源到南亞地區的計劃功敗垂成之後,IPI管道基本上已沒有對手。巴基斯坦石油及天然 資源部長於上月宣布伊朗方面的管道已建成,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亦將於6個月後開始動工,即使目前印度在美國的壓力下,不肯加入該計劃,但在中國和伊朗在地區的影響力日漸增大,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印度的屈服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中國要對付印度,可能靠伊朗的能源已綽綽有餘。

讀者至此應該會明白,為何筆者會力促北京暫時擱置南海的爭奪戰,轉而經營印度洋區域,是因為所有中國在南海不能達成的目標,都有望以更低成本在印度洋區域達成——包括發展軍售、建立地區性貿易集團和設立海軍基地,繼而與各國發展成地區性同盟。此外,印度洋可說是南海的「上游」,對中國加強對南海各國的控制,只會百利而無一害。再加上中國的新「珍珠鏈」戰略,長遠甚至還可跟其中亞地區戰略連成一氣,令筆者相信形勢應該會再次倒向中國一方。

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