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棋盤 2011-10-10:美謀全球共主 華應順水推舟

美謀全球共主 華應順水推舟

袁彌昌  新力量網絡研究員、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繼早前筆者在本欄所提及的美國外交新思維——「離岸平衡」(offshore balancing),美國外交界現正醞釀着新一輪的外交政策大調整,而備受注目的是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談及美國該如何重新審視目前控制全球海洋公域(global maritime commons)的大戰略一文

該文作者批評美國行之已久的全面控制海洋公域大戰略(control of the commons)已不合時宜,主張藉着使用新模式,大幅縮減美國在該方面所承擔的義務。這調整將可能對美國今後的外交政策與大戰略帶來根本性的轉變,因而 該文亦逐漸成為了外交界議論的焦點。

控制海洋公域一向是美國大戰略的主旋律。藉着控制海洋公域,美國得以在戰時威脅剝奪敵人對全球重要水域的使用權,並防止敵人對美國照辦煮碗,同時亦可以藉此在平時保護己方利益,以及提供一系列與商貿和通訊有關的全球公共物品(global public goods)。

控制海洋公域 霸主難以為繼

跟「離岸平衡」一樣,全面且確切地控制海洋公域,並防止任何對該控制的威脅出現,乃美國沿用自英國且一直以來行之有效的戰略之一。然而,面對着日益上漲的軍事與財政成本,美國人現在也開始感到吃不消,連忙想辦法以達到縮減規模、但無損美國利益和領導地位這雙重目的,於是維持海洋公域安全 (security of the commons)這新模式便應運而生。

維持海洋公域安全之所以被提倡,除了是美國財困之外,是由於美國目前實際上是「過度供應」其軍事力量,以維持它對海洋公域的全面控制,反而製造了一個所謂「不安全的螺旋」——各國眼見美國頻頻展示軍力,均擔心終有一日美國會剝奪它們對全球重要水域的使用權,以致不得不和美國對着幹——最後反令情況變得更不安全,南海問題就是一個主要例子。

同時,由於美國欲防止任何對其支配地位威脅出現,它必須在全球各地駐軍和建立基地。該文作者認為這就是各地民眾,特別是中亞和中東地區民眾怨恨 美國的根本原因,直接導致了911襲擊,以及多宗對美國本土及海外美軍的襲擊,亦由於駐軍關係,有時候美國還得縱容一些獨裁者和專制政權,最終只令自己焦頭爛額,得不償失。

各國「搭便車」 美須軍事止蝕

此外,美國全面控制海洋公域也鼓勵了各國「搭便車」(free-riding)的傾向,過度依賴美國所提供的安全保障,而這些安全保障很多時候卻招致了其他 地區強國對美國的敵視,它們亦無可避免需要再調整與美國的軍事平衡,因而成為了不少地方衝突與較勁的主因,為未來更大的軍事介入與支出埋下了 伏綫。

故此,新美國基金會的維持海洋公域安全的建議是,一方面實行「軍事止蝕」,另一方面逐漸讓美國將地區安全下放給其盟友,而美國就轉而擔任地區安全的總召集人,或所謂的「最後安全保障人」,以便它集中維持對全球重要水域的控制

筆者所關注的當然不只是該文的建議,而是背後所顯示出美國人目前的心理狀況,以及中國該怎樣利用這種狀況。維持海洋公域安全與其說是一種新模式、新戰略,毋寧說是一種新的說辭——美國無非想要找個下台階,體面地卸下全球霸主所承擔的義務而已——所以與其說它是戰略性的,倒不如說是心理性的。

重拾南海主動 巧計順應美國

不過美國是一個講邏輯的民族,它需要一些強而有力的理據來作為它改變的理由。因而文章須牽扯到美國海外駐軍所帶來的問題,以及美國現在被人家「搭便車」的事實,讓美國人覺得它們正在食大虧,賠了夫人又折兵,必須更弦易轍。這種介乎自我安慰與自我催眠的表現,正是一籌莫展的美國的心理寫照。

因此,在南海問題上栽了個大觔斗的中國,與其再繼續跟美國作沒有勝機的對抗,還不如來個順水推舟,在幫美國「開脫」上出一分力。該文顯示美國對 中國一直只管「搭便車」,從來沒有盡一個大國的責任甚為不滿,但其實暗地裏希望中國一方面承認美國的海洋公域控制權,另一方面分擔一下維持公域安全的義 務。中國何不乘機改變其南海政策,向美方示好,並主動成為其全球安全藍圖的一部分?

孫子有云︰「故為兵之事,在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是謂巧能成事。」中國如欲在南海問題上重拾主動,就更應做好這場「大龍鳳」,大力吹捧美國「全球共主」的新角色,使它盡快從全球霸主的寶座上一步一步走下來。

 控制海洋公域一向是美國大戰略的主旋律,筆者指中國如欲在南海問題上重拾主動,不妨改變南海政策,向美方示好。圖為美國海軍早年抵達中國作友好訪問。 (資料圖片)

控制海洋公域一向是美國大戰略的主旋律,筆者指中國如欲在南海問題上重拾主動,不妨改變南海政策,向美方示好。圖為美國海軍早年抵達中國作友好訪問。 (資料圖片)

國際棋盤 2011-7-11:美「離岸平衡」 亞洲成第一試點

美「離岸平衡」 亞洲成第一試點

最近個多月以來,圍繞南海主權問題爭拗的評論,大都只停留在比較空洞且帶點煽情的描述上。

例 如指美國挑撥離間菲越兩國與中國、坐收漁人之利,而中國就在問題上一直態度軟弱、沒有半點大國風範等等。完全沒有深究為何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這麼響,以及 美國整個「重返亞洲」的策略與布局是甚麼一回事。這對了解問題本質沒有任何助益。因此筆者希望藉本文略為剖析一下美國的新戰略,以收拋磚引玉之效。

近期在美國國內有關外交政策的文章中,頻頻出現「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這字眼,顯示出美國已發展出一套外交新思維——雖與「權力平衡」有關,但準確來說應稱之為「離岸平衡」(offshore balancing)。只有先了解這概念,我們才會明瞭中國為何在南海問題上處處受制於人,有苦難言。

冷戰時代戰略 低成本低風險

「離 岸平衡」中的「離岸」,是指美國會將其主要軍力移離地區的中心地帶,但這並不代表美國會撤離該地區,只是不會貿然發動戰爭及派駐部隊到當地。所謂「平 衡」,顧名思義就指美國會盡量靠地區勢力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持地區的秩序與穩定,同時美國會保持其外交的主動性,必要時更會支援地區衝突中較弱的一方。

嚴 格來說,「離岸平衡」並非一種新思維,因為它可是美國的傳統大戰略之一,特別在冷戰時代,它容許美國以一種低成本、低風險的方式,來控制全球不同地區, 並防止共產勢力坐大。「離岸平衡」亦是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同胞兄弟——英國——的傳統大戰略,在目前西方外交界大多將中國比作20世紀前期迅速崛起的德 國,而將美國比作同時期的英國的前提下,美國重新採用英國的「國粹」——「離岸平衡」大戰略,就更顯得耐人尋味。

中國崛起 亞洲國紛向美求助

繼 美國高調宣布「重返亞洲」,亞洲已成為美國重新在全球實行「離岸平衡」大戰略的第一個試點,箇中最主要原因固然是應付中國崛起。不過,除此之外,亞洲地區 亦具備不少有利因素,有助美國實行該戰略。其一就是中國的軍力擴張,以及咄咄逼人的氣焰,令亞洲各國人人自危,紛紛向美國求助,再加上區內的原有盟友, 使美國重新建立一個有效的同盟體系、重整地區安全架構的企圖事半功倍。

再 者,亞洲的地理環境,特別是南海,亦有利美國運用其絕對的海上優勢——面對着美國海軍,中國海軍是不堪一擊的。假如美國能夠扶植越南、菲律賓這些較弱的 國家成功抗衡中國,背後的象徵意義非比尋常。這會讓全球各國認清,即使美國正在實行戰略收縮,在它主持下的地區秩序還是不可能被挑戰的。隨後美國即可乘勢 在其他地區實行「離岸平衡」戰略,在不傷元氣的情況下,延續其全球霸權。故此,美國於亞洲實行「離岸平衡」戰略可謂不容有失。

民眾厭戰 美國因禍得福

「離 岸平衡」除了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專門用來對付大陸性國家崛起的「法寶」,帶有一定的傳統性之外,它跟美國的現況,以及奧巴馬政府的特質亦非常配合。在現時財 政緊絀,民眾厭戰的大環境下,美軍打道回府,忍痛放棄一些利益本不可免,然而低成本的「離岸平衡」,卻能讓美國因禍得福,賺得恢復元氣的寶貴時間,實在是 難能可貴。

另一方面,「離岸平衡」側重地區性同盟,這恰恰是注重外交,擅長使用軟實力和巧實力的奧巴馬政府的拿手絕活,亦可順勢確立美國外交政策從軍事主導到外交主導的過渡,令美國今後扮演全球領導角色更得心應手。

倘行之有效 利重整中東秩序

由 於「離岸平衡」的原理非常簡單,其戰略與政策都會帶有一定的清晰性。這種清晰性對於慣用威懾力來評估形勢的美國而言,可謂百利而無一害。它使自己、盟友 與敵人對形勢都一目了然,這自然能夠減少擦槍走火的機會,亦使敵人不敢輕舉妄動,這幾點在這一輪南海糾紛中已得到明證。

所以誰說「冷戰思維」已經過時?美國很可能就靠「離岸平衡」這「冷戰思維」,將在小布殊時期所輸掉的贏回來。只要「離岸平衡」在亞洲及歐洲行之有效,美國就有條件重整大中東地區的秩序,繼而再次染指中亞這垂涎已久的歐亞大陸心臟地帶。

HKET20110711OP03AP-D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