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憤怒了!─回應克魯明「騎劫危機」

余偉麒

信報 2011年8月16日

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日前於紐約時報撰文「騎劫危機」(信報8月13日),認為讀者在擔憂金融市場動盪帶來的經濟風險外,還應該感到憤怒,而憤怒的對象就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人,為求個人利益騎劫危機而非解決問題。

沒錯,我的確感到憤怒。我憤怒,是因為美國自己弄得一團糟,卻要全球來承受苦果;我憤怒,是因為美國政客為了自身的政治議程,不顧國家及全球經濟利益,騎劫整個債務危機;可是克氏文中的局勢分析及建議,卻更令我火冒三丈!

克氏自製失業財赤二分法

克氏認為美國最大的問題是失業,而不是財赤,他認為在過去逾一年半的時間裡,奧巴馬政府卻企圖轉移視線,將焦點放在財赤上,對失業問題視若無睹。克氏引用在美國信貸評級被下調後,債息實際上跌至歷史低位這事實,說明市場對財赤根本毫不擔心。

不過克氏是錯的,他的錯誤源於他對財赤危機的概念分析,以及對局勢的誤判。從概念層面來說,克氏誤以為減赤與減少失業是互相排斥(mutually-exclusive)的經濟目標。從事實層面而言,克氏則錯認了債息下跌代表市場對財赤毫不擔心。

須知道,減赤與減少失業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取捨(trade-off)關係。美國政府無須削減對教育、基礎設施和其他公共開支以減少赤字,反之,只要它願意削減軍費開支,要增加上述開支亦完全不成問題。

2010年,美國國防部在預算的6640億美元之上,多花了160億美元,來支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額外開銷。國防部的2012年預算開支表面上雖為7075億美元,但將額外開銷計算在內,實際的國防預算總額已達驚人的14150億美元!故此只須削減5%的國防預算,或乾脆保持在2010年的水平,就足以在國內大推一次凱恩斯式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令總體需求回升。

凱恩斯式政策無用武之地

但凱恩斯式的財政政策又是答案嗎?克氏認為增加公共開支長遠能夠降低失業率乃一完全錯誤的假設。美國目前在製造業和基建方面已產能過剩,假若繼續在這些方面投放資源,只會造成無謂的浪費,對長遠的就業前景有害無利。

在目前的氣候裡,凱恩斯式的宏觀經濟管理模式根本毫無用武之地,甚至只會弄巧反拙。理論上,總體需求的上升理應能夠刺激經濟並降低失業率,但這並不是絕對正確的─當經濟正處於流動性陷阱 (liquidity trap) 時,市場信心低迷,商家無意增加投資,政府嘗試透過增加開支以刺激經濟,卻可能會奪走企業在市場謀利的機會,這根本是名副其實的「國進民退」。美國現時就正處於這種流動性陷阱,商家不願增加本土投資,就業情況自然無法改善,這亦同時解釋了量化寬鬆政策對創造就業的失敗。

市場信心低迷,正正是美國現時處於流動性陷阱的原因,亦點出了克氏對債務危機分析的謬誤。克氏誤讀市場資訊,天真地以為美債息率無視主權評級下降續創新低,便是市場對美國國債信心的表現,殊不知聯儲局大手買入以支撐市況的持續量化寬鬆措施,才是導致債息下降的主因。聯儲局第二期的量化寬鬆政策固然已宣告結束,但事實上聯儲局繼續向銀行購入國債,以滾存市場的流動資金這行為根本就是量化寬鬆政策的延續,市場人士謔稱這不死的量化寬鬆措施為「QE2.5」。

之不過克氏誤解現實、錯判形勢其實也無傷大雅,最大的問題是克氏嘗試用來說服讀者的觀點:「聯儲局也應盡一切努力推動經濟,透過推高通脹來緩和債務問題」。克氏不單止要讀者相信聯儲局的做法是在政治上,經濟上正確的,並且認為在道德上沒有問題。克氏正倡議以另一種赤字來抵消國債,這就是所謂的「道德赤字」 (moral deficit)。

或許克氏說得對,政客不應騎劫經濟,可是聯儲局如斯手段,豈不是等於騎劫美國以外各地的經濟嗎?透過高通漲將自己的債務一筆勾消,在道德上又說得過去嗎?克氏在文章開始時認為大家應該感到憤怒,他說得對,我真的憤怒了!